院长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始建于1912年设立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著名学者林语堂、于庚虞、焦菊隐、梁实秋、洪深、夏志得、何万福、李庭芗、郑儒箴、郑敏、刘宁、钱瑗、金慕箴等曾在这里弘文励教,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铸就了优秀的治学传统。著名学者周谷城、熊式一、杨人梗、吴富恒等曾在这里潜心研读,为外文学院塑造了扎实而严谨的学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我们学科走出了两位北京师范大学的校长:李蒸和袁敦礼。经过百余年的建设与发展,本学科已经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为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外语学科优势与特色。本学科以语言学和外国文学为学科核心基础,以翻译研究、跨文化研究和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为学科拓展方向。本学科长期坚守外国语言文学的人文学科传统,坚持内涵发展的指导思想,在理论探索、教学实践与人才培养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本学科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一支梯队合理、学科知识完整、业务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外文学院目前在编教师100余人。设有英文系、日文系、俄文系和公共外语教学研究部,设有7个研究所和5个研究中心,主办《俄罗斯文艺》和《中小学外语教学》等学术期刊。学院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设有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英语学科教学论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在校学生包括300多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研究生、600多名本科生和500多名其他各类学生。经过一代又一代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外文学院已发展成为国内高校外语学科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形成了多层次、高规格的外语人才培养体系。外文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毕业生在各行各业中,尤其是在国家外语教育系统中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外文学院秉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和“博学中西、厚德世范”的院训精神,致力于把学院建设成为在国内领先、世界上有影响的外语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为办出有北京师范大学特色的、世界水平的当代外语教育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