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重要回信精神,2022年10月28日星期五下午,文理学院外语系“优师计划”的学生代表与北京校区外国语言文学学院2020级学术硕士党支部通过视频连线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开展了“不忘初心,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主题的师生座谈会。
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文理学院外语系主任孙晓慧主持,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外语系任课教师蒋虹、章燕、孙迎晖、苏凤、王不一,以及文理学院2021级与2022级英语专业“优师计划”学生代表、北京校区外国语言文学学院2020级学术硕士党支部参与本次会议。
会议开始,全体参会人员一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随后,学生代表结合自身经历分别发表感想。
2021级英语“优师计划”师范生李若雨同学分享了 “从霓虹灯到满天星”的故事。作为优师计划学生代表之一给总书记写信,汇报一年来在课堂学习和支教实践中的成长与收获,收到回信后更加坚定了自己师范报国,扎根乡土的信念。作为一名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学生,在中学时期从同学的经历中感受到了城乡教育差距,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改变家乡教育现状贡献力量。她希望自己能在北师大红色基因的浸润下,带着自己对教育的热爱和对教学的热情,投入到未来的教师职业中,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为民族与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更有价值的人生。
随后,外国语言文学学院2020级学术硕士党支部的毛纯纯、赵璐和林姜思羽同学就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重要回信及李若雨同学的分享发表了心得感悟。三位同学表示,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和聆听完李若雨同学的宣讲后,内心深受鼓舞。在回信中我们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殷切期望,对选择参加优师计划的同辈同学们所持有高尚信念和远大理想致敬。身为北师外文学子,我们应当勇于创新、实学实干,继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大校训精神和博学中西、厚德世范的院训精神,坚定信念,在教育领域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北师大第一批“优师计划”师范生,2021级英语“优师计划”师范生陈昌莉、王琼雨、罗惊鸿、向新月同学作为代表,依次分享了自己报考“优师计划”的初衷,表达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后的感受,并且结合专业学习探讨了入学以来的变化、学习感受与收获以及对教育事业的认识。
一年以来,沐浴于北师大优秀的教学资源中,投身于丰富的教育实践之中,同学们的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从教信念也更为笃定,总书记坚定有力的回信,让同学们觉得自己向往的,所为之努力、奋斗的事业无比光荣,大家会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先行者,努力成长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挥洒自己的无悔青春。
2022级英语“优师计划”新生章杨子怡、李子铭、方世玥、董诗焕、崔玥彤同学结合个人经历,分享了入学三个月以来的感想,表达了入学北师大的荣幸。他们通过学习回信内容和体验了北师大的学习生活后,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感并坚定了从教信念,渴望成为更多孩子的领路人,引领他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同时,他们也列举了专业学习上的独特体会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希望得到老师们更深入的指导。
面对2022级新生发表的学习感受,孙晓慧老师用一句“Step by step”鼓励大家,希望大家在学习中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文理学院的老师们在听到同学们的发言后,备受感动。蒋虹老师提到,她从同学们的话语中感受到了真诚与青春的活力,希望学生们保持这份真挚,并将这份真挚坚持下去,用热忱的行动帮助更多学子。
章燕老师提到,她的成长背景与在座的大多数同学不同,听到同学们的成长经历后十分动容。人民教师是一份光荣的职业,希望同学们能把成长经历和未来职业规划相结合,能够在教育中有更多收获。”
孙迎晖老师提到,学生们谈到最多的词汇是“责任”,她结合自己作为实习督导的经历,分享了所目睹的本科生参加教育实习前后的变化,那便是在实习过程中感受到被需要,从而更加热爱教育事业。
苏凤老师提到,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回信是对北京师范大学课堂教学和支教活动的肯定。苏老师对同学们的学习态度进行了肯定,有学习热情的学生一定会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苏老师还谈到,来到北师大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深切关心,无论从学习层面还是心理层面,北师大是学生们永远的心灵家园。
青年教师王不一老师从教第一年就接触了“优师计划”的师范生。她通过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提到报效祖国是一条不容易的路,却是一条总是需要有人走的路。大家不仅是普通的大学生,也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了不起的年轻人。
会议最后,孙晓慧老师总结道:“同学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担当教育使命,坚定教育信念。‘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让我们一起努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