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1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外语系诚邀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黄国文教授,开展了关于学生毕业(学位)论文写作的讲座,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文理学院外语系主任孙晓慧老师主持,共有300余人在线上聆听了此次讲座。
首先,黄老师对论文写作的意义进行了解释,明确了为什么高校的学生需要撰写论文。黄老师表达了自己对于做学术应有态度的认识,即做学术的人要肯做、想做、有兴趣做。接着黄老师以掌握一项技能做类比,提出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强调着手做研究的重要性。黄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和例子表达了本科生写论文的意义,即培养问题意识,养成以符合学术规范的方式来思考问题的习惯。
接着,黄老师对于论文的文献检索、选题和写作进行了勾画。黄老师先介绍了几类“论文”及其对应英文的区别,产生研究问题及了解学术动态的路径和学术论文的特点。接着黄老师以自己研究生态语言学的历程为例,向我们详细地、手把手式地讲解了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包括:如何通过大量检索初步接触一个新的学术领域、如何构建新领域与自己已有研究的联系、又是如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们所处的特殊情况找到自己的研究点。随后,黄老师围绕选题是否要紧跟热点与难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指出,论文选题重在研究者要对选题有兴趣,选择能够驾驭得了(manageable)和研究得了(researchable)的研究内容。针对论文框架的问题,黄老师的建议言简意赅,即多看论文多做总结,各部分作用自在心中。
最后,黄老师对学生的论文写作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首先是要区分模仿与剽窃。此外,黄老师引用“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rison”强调了我们要寻找适合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重要性。最后,老师引用“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再次强调了学术训练要注重实践。
至此,本次有关学生毕业(学位)论文写作的讲座圆满结束,黄国文教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语重心长地探讨了论文写作的意义、流程、规范、方法等问题,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希望同学们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意识地运用本次讲座中收获到的技巧来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学术规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