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俄罗斯研究中心专家张晓东成功举办讲座 —— 梅杜萨之筏:解码索科洛夫电影《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发布时间:2017-11-24     浏览次数:

     11月23日晚,由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办的俄罗斯学系列讲座“梅杜萨之筏:解码索科洛夫电影《德军占领的卢浮宫》”成功举办。讲座由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刘娟老师主持,研究员张晓东老师主讲。

    张晓东老师首先介绍了俄罗斯导演索科洛夫的生平、代表作、导演在俄罗斯以及世界影坛的地位,并向大家解释了电影名称“FRANCOFONIA”的含义。《梅杜萨之筏》(The Raft of the Medusa)是法国艺术家泰奥多尔·籍里柯于1819年创作的油画,在电影中反复出现。张晓东老师介绍了这幅画作的历史背景,该画作的思想在当今社会的映射及其与电影的内在联系。在这之后,张晓东老师讲述了俄裔法籍思想家、“欧洲共同体”理论的奠基人亚历山大۰科耶夫。据张晓东老师介绍,科耶夫家族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与中国有很深的渊源,科耶夫本人也曾到访过中国,拍摄过许多照片。

     随后,张晓东老师带领大家共同观看了电影《德军占领的卢浮宫》。在电影播放的过程中,张晓东老师向观众们展示了电影的拍摄手法、艺术特色、思想内涵。讲座的最后,张晓东老师指出,当镜头由法国卢浮宫转换到俄罗斯埃尔米塔日博物馆时,电影的真正意图才得到凸显,即电影不仅仅在讲述战争,而是表达了对欧洲自由、平等、博爱等人文理想的追求与渴望,以及对俄罗斯未来命运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