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9月16日,负责联系外文学院工作的副校长曹卫东,前来外文学院调研,与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英文系支部成员谈心,了解学院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拟解决的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拟解决的“四风”方面的问题和拟建立或完善的制度等。
下午2点,曹卫东副校长,首先来到后主楼1006,与学院分党委委员、党政联席会成员交谈。首先,曹校长开宗明义:到外文学院多次,参加过文科改革的座谈会,参加过党政领导班子的述职。这次来主要是和大家谈心,了解更为具体、细节的问题,以便学校与学院共同努力,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分党委书记林洪先简要介绍了外文学院前一段活动的安排和落实的情况。院长程晓堂结合前一阶段有关文科改革方案制定过程中,学院上下比较纠结的“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平衡、衔接、分工”等问题,介绍了学院目前拟定的举措和思路。随后,老师们也就教师队伍的结构、学科发展的前景以及在学校整体框架内的地位、社会服务的潜力与社会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等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曹校长在交谈中表示:外语学科自身的特点,与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之间,需要进一步找到交叉点。在这次活动中,还需要进一步寻找关心学院教师发展的点或面。同时,就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建议,并表示要将老师们反映的问题带到学校。
下午3点,曹校长来到后主楼1020学术活动室,与英文系支部的教师交谈。英文系的党员比例最高,承担的教学工作的层级、承担的科研与教改项目、承担的社会服务等工作,在全院是最多的。英文系支部两次获得校级先进基层党支部的称号。同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很多。英文系支部的老师就教学和科研工作、管理和设施建设、沙河校区、师生关系、家庭生活等,与曹校长展开了轻松和务实的交流。
曹校长十分关心青年教师的发展,询问英文系青年教师出国进修的机会和科研资助情况。英文系支部的老师反映,因为经费等方面的问题,13年间英文系仅有两次自行集体出国进修的短期培训机会。在个人申请方面,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面向全国高校教师,竞争难度大,加上资助额度有限,多数正处于子女年龄尚小的阶段,很难撇下家庭、“饿着肚子”出国进修。曹校长表示,学校会为文科教师争取更多的资助,在学校设立更多的资金资助中青年教师的科研学术发展和个人发展。
曹校长还询问了英文系老师教学工作量的问题。按照学校师生比1:17的比例,英文系老师的教学工作量远远超过这个比例。从每年的英文系学生数量来看,老师们承担的教学工作是一些院系的两倍多。在这样的前提下,要在原本就为数不多的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这个教学和科研的矛盾和困难是显而易见的。曹校长提出要向学校反映作为教学繁重的院系的科研考核政策制定上的倾向问题。
曹校长在学校管理工作方面征求老师们的意见时,有老师提出老师在课余时间独立做科研的空间不足,比如图书馆的研究室使用受限,使得老师们不能很好利用在学校的时间。督导组组长、图书馆分党委书记李晓娟老师马上记下这个问题,并作出回复:针对教师使用独立研究室的需求,可以考虑把其中几个教室留出给教师使用。在体育馆的更好的合理利用方面,有的老师提出在中午和下午增加开放羽毛球、游泳和乒乓球免费活动的时间。
在沙河校区建设问题上,外文学院去留问题是老师们关心的重点。老师们从学科建设及教师生活现状等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想法。老师们认为语言学习者需要更广泛、更便利地接触社会,并从语言的使用上尽可能多地参与实践活动,更多地与在校留学生接触,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学科相近的院系应该在一起。
老师们还反映,学校有些文件的英文版做得不够规范,有不少还没有英文版。希望学校相关部门能够整合学校相关的力量,结合社会、法律、外交等方面的资源,给出正规的英文公文。
曹校长表示会带回外文学院教师的意见,在学校反映老师们的意见。
两个多小时的交流结束了。通过与曹校长的沟通与交流,一方面可以通过曹校长更多地为外文学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渠道,另一方面就外文学院的党政班子、支部活动中所提出的众多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梳理。学院下一个阶段需要重点考虑的是能否选出一两个比较突出的、有具备一定条件的问题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