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6月23日下午4点,英文系通过腾讯会议召开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期末例会。本次例会主要有三个议题:英文系启动“课程思政”工作、“教学大讨论”以及总结回顾本学期工作。本次会议由系主任王楠老师主持。
此次例会召开在疫情特殊时期,英文系所有的工作都转为线上进行,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促进各项工作进一步优化,更好地开展在线课程教学、探索新方式。期末例会既是对本学期工作的总结、讨论,也是对未来课程建设和规划的展望、交流。
启动“课程思政”
外文学院院长、英文系教师苗兴伟老师带头做“课程思政”动员。苗老师提到,目前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课程思政探索非常广泛,然而英语专业做的并不够。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在英语专业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有非常大的空间。我们作为师范院校,有天然的条件做课程思政,在原有课程教学的基础上,真正地将其融入到课堂中,不要“两张皮”,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培养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课程思政,不是喊口号,也不只是宏观层面的问题,也可以在微观层面进行,例如通过课程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民族精神,通过中外文明比较,深化中华文化的自我理解认识,增强文化自信等。这些都是处于探索阶段,思考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到课程中,是非常必要的,是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应该长期进行。
本学期工作回顾
在英文系系主任王楠老师的带领下,英文系回顾了本学期完成的重要教学、科研、招生等工作。虽然因为疫情只能在线办公,但英文系教师的课程、科研以及院系其他工作并未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硕博复试面试、本硕博毕业论文答辩、高考招生宣传等工作因为疫情而采用前所未有的在线方式进行,均由英文系全体教师共同努力而顺利完成。
教育教学大讨论:“互联网+教学”研讨
由于疫情原因高校课程均转为线上,同时根据教育部指示还要做好下半年线上线下教学的两手准备,这对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是采用、学习新教学工具的挑战,是探索新教学方式、评价的机遇。因而英文系有了此次大讨论。
英文系教师就如何评价学生、教学改进计划、在线教学工具等多个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想法和建议。在教学工具和方式方面,老师们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采用QQ群、腾讯会议、畅课平台、Zoom等多种平台来满足教学需求。同时为了保证学生学习效果,还发掘了EV录屏、迅捷录屏等录屏软件对课程进行录像,让学生能够在课后自行回顾学习,这也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线上教学方式也更加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采用录播、直播+录屏、课堂讨论(辩论)、小组展示、QQ群定时答疑、以练习推动教学等方式开展教学,而学生的课堂参与也包括实时拍照分享课堂练习、录音练习口语、作业匿名互评等方式。
在评价学生和课堂互动方面,通过腾讯会议平台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出勤情况,使用平台工具组织学生匿名互评,鼓励学生实时在上课平台分享课堂作业等方式,发现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方面,通过提前布置课堂讨论任务,开展科研讲座和读书活动,来提高学生科研能力、读书意识,主动学习。
在线上线下教学区别及教学改进方面,老师们认为线上线下教学各有利弊。线下教学,教师只需准备课程大纲、课件即可,而线上教学则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包括电脑、分屏、手机、耳机、摄像头、录屏软件等,确保网络设备正常。通过本学期的线上教学经验,可以在未来的教学中充分发挥线上教学方式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例如,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布置学习任务并设置deadline,间接督促学生能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不拖延;利用教学平台让学生分享公开自己的作业或进行作业匿名互评,激发学生竞争意识从而提升学习效果;线上讨论激发学生讨论积极性,并给予及时反馈;线上答疑解惑,超越地理空间限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问。
然而,老师们对线上教学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心。例如学习课件外传的风险;学生在家科研效率不高的担忧;虽然能够看到学生(账号)出勤,但学生是否真正学习的担心;学生线上讨论效果的未知。这些方面也提示了未来线上教学应该要思考、探索的方面——提高学生课件保护意识,督促学生按时上课学习、科研,保证课堂线上讨论的效果等。还有老师指出远程教授专业知识课,网络授课有很多的优势,但是语言技能课没有传统授课方式和学生互动更加方便,因此需要在教授语言技能课时,着重寻找有效方法,开展各种活动来增强和学生的互动,增加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语音各方面的技能。
最后外文学院副院长、英文系教师陈则航老师对此次讨论做了总结。陈老师提到,老师们都是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课程,利用多种平台工具增加与学生的互动。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理解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课堂应对。这既锻炼了老师们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能力以及处理课堂的能力,也表明了教师们心中有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如果下学期继续线上教学,相信老师们可以开展得更好。
外文学院英文系
2020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