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我院成功举行京师外语校友讲坛第九讲暨木铎金声讲坛英语学科第一讲活动
发布时间:2022-10-18     浏览次数:

2022年10月14日晚,京师外语校友讲坛第九讲暨木铎金声讲坛英语学科第一讲活动如约而至。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陈向明老师应外文学院邀请,举行了题为“对质性研究的理解和勘误”的线上讲座,与谈嘉宾天津师范大学张立平老师、上饶师范学院张释元老师与陈向明教授进行了深刻的学术交流与互动。外文学院苗兴伟院长首先对陈教授莅临我院进行讲座表示欢迎。本次讲座由外文学院副院长孙晓慧老师主持,三千多名老师和同学通过直播参与了此次活动。

陈向明教授从“什么是质性研究”、“质性研究的多重路径”和“对质性研究的勘误”三个方面开展叙述。首先,陈教授对质性研究的概念进行了阐释。她指出,质性研究特别关注研究者的社会性行为和意义解释,因此需要将被研究者的行动和解释放到历史-社会的交接处进行学理研究。接着,陈教授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质性研究的特点和主要研究路径,包括民族志、扎根理论、现象学、个案研究、叙事探究和话语分析。最后,陈教授具体阐述了目前质性研究存在的勘误:质性研究要有一定的意义解释,也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需避免现实症结性问题的缺席,研究者应保持问题意识和对探索理论的好奇和志趣;要明晰研究路径的具体所指;资料收集时要避免学术浮躁;成文时要将理论化的概念提炼和解析与情境化的深描相结合。同时,陈教授指出,质性研究要求研究者具备深厚的学理基础和理论敏感性并能够进行持续且持久的田野工作。

陈教授认为,将质性研究应用到教育研究可以使其更具有反思性、批判性、探索性和开放性。质性研究可以帮助教育研究者更好地发掘本学科的研究理论。

最后,在互动答疑环节,听众们在直播间踊跃提问,陈向明教授旁征博引、耐心细致地解答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疑问。陈教授深耕教育领域多年,学问广博、见解独到深刻,参与讲座的老师和同学都表示受益匪浅,期待以后能有更多机会和陈教授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