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9月25日下午,外文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邀请季广茂教授在后主楼1020室作了题为“斯拉沃热·齐泽克及其‘崇高客体’”的学术报告,我院文学方向老师及研究生50余人聆听了报告。
季广茂教授是齐泽克在中国最早的译介者,翻译过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实在界的面庞》、《斜目而视》和《欢迎来到实在界这个大荒漠》,以及《结构主义史》、《解构主义史》、《精神分析的社会史和文化史》、《被误读百年的弗洛伊德》等,正在翻译齐泽克的《视差之见》。
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Zizek,1949~)是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社会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美国众多大学客座教授,大名鼎鼎的欧陆哲学家,魅力四射的演说家,光彩夺目的文化理论家。人称“文化理论界的猫王”、“屹立于人类智力顶峰”的“卢布尔雅那巨人”,“几十年来强大无比的杰出阐释者”,“西方最危险的哲学界”,他“把一切纳入自己的研究领域”,“把理论的严密性与解读的强制性融为一炉”,“是反直觉观察的大师”。
季教授从“齐泽克其人其书”、“齐泽克的洞察力”、“齐泽克的‘崇高客体’”三个方面介绍了齐泽克这位魅力四射的演说家、光彩夺目的文化理论家。齐泽克以其新颖、独特的理论,征服了知识分子受众。精神分析、哲学、宗教、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语言学、艺术、电影、文学,五花八门的学科,他样样精通。身份、全球化、赛伯空间、虚拟现实、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法国大革命、十月革命,五颜六色的话题,他个个熟悉。如此博学,非一般人所能及。敏锐、深刻、胆大、心细、勤奋、多产,是齐泽克的特点。齐泽克张扬他自己信奉的“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dialectical materialist ontology),并以此修正左翼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不仅如此,他还重新阐释了马克思的著作。在哲学方面,他是黑格尔派;在精神分析方面,他是拉康派;在政治方面,他是共产主义者;在宗教方面,他是基督教-唯物主义者(Christian-materialist)。在常人看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他则聚于一身。不仅如此,他还把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欧陆哲学(特别是他对黑格尔哲学所做的反本质主义的解读)和马克思的政治理论融为一炉,令人眼界大开。
齐泽克极其敏锐,极具洞察力。季教授通过列举齐泽克对《泰坦尼克号》(1997)、《赤色分子》(Reds,1981)、《后窗》(1954)和《鸽翼》别出心裁的另类阐释,阐释了齐泽克“狗智(cynical)”、“征兆(symptom)”、“隐喻意义(metaphorical meaning)”、“原质(Thing)”、“快感(jouissance)”、“幻象客体(object of fantasy)”、“幻象域(register of fantasy)”、“幻象之窗(fantasy windows)”等概念。
季教授通过对齐泽克哲学思想的剖析阐释了欧陆哲学与英美哲学的区别。英美哲学追求逻辑严密、表述流畅,被欧陆哲学斥为肤浅。欧陆哲学追求深刻甚至深奥,被英美哲学斥为“蒙昧”。
会后,本次参会的部分教师及研究生与季教授展开了热烈的互动。季教授的报告热情洋溢,诙谐生动,极大地提升了外文学院外国文学方向师生的学术视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