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功能语言学京师讲坛(第二十一讲)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2-10-31     浏览次数:

为纪念伟大的语言学家韩礼德先生,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举办系列“功能语言学京师讲坛”,邀请海内外在功能语言学界获得杰出成就的学者,传播功能语言学的思想,探讨功能语言学前沿话题和最新研究发展,推动中国的功能语言学研究走向世界。

京师讲坛先后已邀请北京大学的胡壮麟先生、香港理工大学的Matthiessen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黄国文教授,悉尼大学Martin院士,悉尼大学Karl Maton教授,东安格利亚大学Ken Hyland教授等知名学者。本次讲坛外文学院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王文斌教授为我们带来功能语言学京师讲坛(第二十一讲)。王德亮教授、罗少茜教授出席本次讲座并致辞,于晖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对我国外语教育教学的思考”。外语是国际传播不可或缺的要素。没有外语桥接,国际传播必有掣肘之患,中华文化的感召力、中国形象的亲和力、中国话语的说服力以及国际舆论的引导力势必难以真正发力,中国故事、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等势必受制于阻力。提升外语教育能力、高效培养外语人才,是增强我国国际传播力的锁钥。王教授指出我国目前外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境,强调区分“教学”和“教育”的必要性,外语教育在实现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兼顾育人重任,应注重开拓学生视野,着重培养学生多视角和多维度看待问题的能力。

国家外语教育能力强,则国家外语能力强;国家外语能力强,则国际传播力强。唯有提升外语教育能力,国际传播才能真正得力,而其中关键的关键是教师的胜任力。教师是技术的开发者、资源的整合者、教育的设计者、教育的实施者、数据的分析者,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是教育的创新者。王教授强调,外语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语言问题,外语教师要立足语言本体,见微知著,根据学生水平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不断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本次讲座王教授引用大量语言使用和语言教学中的实例,以小见大、层层深入,参会老师和同学们都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