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9月24日上午,外文学院俄文系党支部于田家炳艺术楼501教室举办俄文系师生共建活动。俄文系支部书记杨衍春、系主任穆新华、教授刘娟、双肩挑辅导员马亮、日俄班班主任张艳秋、俄文系高年级同学代表以及2022级俄文系全体本科新生参加了此次共建活动。会议由杨衍春老师主持。
初入会场,所有老师和同学们都被眼前的板报吸引了,大家纷纷留影纪念,追忆起自己的少年时代,并对支部的精心安排与组织赞叹不已。会议伊始,杨衍春老师首先向各位师生阐释了“漫漫俄语路 荧荧指明灯”板报设计理念,画面中清晰可见北师大校园内的玉兰花、郁金香、银杏树以及飘散在冬季的雪花,寓意“春种秋收”,杨老师以此鼓励同学们树立学习俄语的信心,并指出本次活动的目的是希望各位新生同学在聆听师兄师姐的分享以及老师们的寄语后,能收获学习俄语的高效方法、顺利入门,并对自己的未来进行提早规划,将大学四年过得充实绚丽。
首先,2021级硕士周安妮和新同学们分享了大学四年的生活规划。她为本科生活的不同阶段提出了不同的关键词:大一和大二阶段,应“一面独树一帜,一面遍地开花”,不仅要扎实学习俄语基础知识,先“入门”再“探道”,而且在学有余力时,可以以兴趣为导向,积极参加学生会、志愿服务等活动,拓展视野、解锁自我极限;大三阶段,应“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要有所规划、明确目标,着重关注学业,提升专业水平,并鼓励大家参加学科竞赛;大四阶段,应“继续成长,精益求精”,要巩固所学,让专业落实到实践。
2020级本科杨国林则从学习和实践两方面和同学们进行了分享。在学习方面,他建议要先放平心态认识语言,接纳俄语思维,要勇于克服俄语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不要害怕犯错,总结了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学习俄语的具体方法。他强调“双习”的重要性——预习和复习,要养成总结归纳的好习惯。此外,还要学会利用好各种学习资源,将自己置于俄语环境中。在实践活动方面,他建议大家积极参加学院的学生工作、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以此增加实践经验,丰富校园生活。
2019级本科黄怡轩以保研为主题进行经验分享。她向大家介绍了各种重要时间节点、如何关注保研信息等实用性内容,并从自身经历出发,为大家解读院系的保研政策,引导大家对专业、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重要内容提早关注。最后,她鼓励大家尽早做好规划,并正确认识保研、考研和工作之间的平等关系。
2022级硕士喻歆怡以“开启俄语新生活”为主题,主要从学分简析、课程简介、交换留学和学习体悟四个方面进行分享。她为大家解读了培养方案重的学分修读条例,强调合理规划安排课程的重要性,并带大家了解了俄语课程的设置之精妙。此外,她以自身留学经历为例,讲述了有关交换留学的经验与感想。最后,她鼓励大家坚持学习,战胜困难,挑战自我。
在高年级同学分享结束后,俄文系新生与高年级同学进行了交流互动。同学们在科研、学业、留学、新生导师、课业与社团平衡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师兄师姐和老师们亲切耐心地一一回答。在老师和优秀的高年级同学的指导和帮助下,相信新生们能够逐渐明确自己的目标,并朝着自己的理想不断前进。
新老生热情交流之后,俄文系教师们也向新同学表达了亲切寄语,给予同学们鼓励和信心。刘娟老师从四个方面对新生同学提出了建议:首先,要树立学好俄语的信心,坚信量变产生质变,遇到困难一定要坚持,一旦迈过这道坎儿,之后就会慢慢轻松。第二,要充分利用北师大的资源,北师大是综合类高校,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去听各类的课程和讲座,只有当人文素养达到一定高度,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外语工作者。第三,要多读书,读各个领域的经典书籍,提高个人的积淀和素养,提升自我的竞争力。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要坚持锻炼,保证身体健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一个内心丰富、身心健康的年轻人。
穆新华老师强调了以下三点内容:首先,俄语入门难,但只要肯花时间就一定能成功。除此之外,不要怕犯错,及时向老师反馈,积累经验才能成长。其次,要为自己制定严格的计划并认真执行,最终会有很大收获。最后,要充满信心,俄语的学习发展和就业前景广阔,但为了以后有更丰富的选择,在学习俄语的同时不能放弃研修英语。
活动最后,党支书杨衍春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再次鼓励大家要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信心,努力学习,祝愿同学们都能在学习的道路上一帆风顺!
文字 李佳汇
摄影 黄怡轩
审核 张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