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0月15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发展的教学改进”(简称“学能”)项目集体说课活动分两组在北师大后主楼1006和910同时举行。参加这期项目集体说课活动的有来自8所学校的10位老师,以及“后援团”教研组长、区教研员;北师大外教所的六位专家、两位特邀教研员和助研团队。
首先王蔷教授做了欢迎致辞,对来自8所项目改进校的教师及其教研员团队,尤其是来自山东青岛39中以及北京市房山区的老师们,克服路途遥远的困难按时来说课表示感谢。简短的欢迎致辞后正式开始了说课和评课。
10位说课老师分成两组依次进行说课,从文本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过程、效果评价五大方面分别呈现。老师们对各自的备课内容都有较好的把控,清晰地展示了教学思路,并提出了一些疑惑问专家自己的做法是否合适?专家认真聆听了老师们的说课,肯定了说课老师的积极态度,同时对说课内容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诊断,与老师们共同探讨,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充分细致的指导意见,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深入解读文本:对文本应当多次熟读并思考,深入解读。文本解读一般从what, why, how三个层面出发,what聚焦文本的主题和内容;why回答学生学习什么以及文章所凸显的价值观是什么;how方面重点阐释文章是如何去呈现主题,凸显价值观的。
第二,学情分析做到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客观看待学生,不仅看到学生的不足,更要明确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必要时可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
第三,教学目标的设计及落实:专家指出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按照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维度开展,这三个维度虽有重合,但是各个方面都涵盖到位。设计活动在精不在多,不可走马观花,而当个个吃透。教学不要复杂化,教学设计也要简洁明了,一节课只设计两三个任务并全面扎实执行即可,且每个任务都应服务于教学目标。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动起来,并且在之后进行展示,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一定要记好笔记,不仅是为最后总结所有活动做准备,也利用这个机会有的放矢纠正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第四,教学过程方面:教师首先应通过多读熟读文本,清晰掌握逻辑主线,再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去探索发现主线。不能脱离文本,切不可将文本碎片化,要从整体层面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同时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创设情境,解决问题。事实上,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活动设计的过程,要做到“情境、问题、活动”三化,实现知识能力、能力与素养、文化与品格的层层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