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9月22日至24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七届全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长春召开。来自加拿大、英国高校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等多所国内高校及中小学校的专家、学者、教师、教研员齐聚一堂,聚焦教师教育与发展,探讨“新标准”下的中国外语教师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王蔷教授、程晓堂教授、罗少茜教授、陈则航教授、孙晓慧副教授、马欣老师,以及我院孙迎晖教授,我院毕业生张虹、袁睿、张宁、熬娜仁图雅及部分在读硕博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我院王蔷教授作为中国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委员会主任致大会开幕词,会议主要包括三部分,主旨发言、团队展示和分组发言。
主旨发言方面,加拿大Thomas Farell教授、英国Martin Wedell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孙有中教授从不同视角做了发言。我院王蔷教授做了题为“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再出发:新方案、新标准、新高考、新挑战——修订后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之六大变化”的主旨发言。王教授首先回顾了2004年以来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她指出过去10多年我国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理念同步世界改革”,但存在很大问题,“效果与目标相去尚远”。为此,针对存在问题,新一轮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在课程宗旨上要有明确的定位——“立德树人”,课程目标也要实现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变,课程结构需要调整,“轻负增效”“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课程内容要从分割走向整合,教学则应依托学科内容,基于学科活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达到学科育人、知行合一的目的。王老师最后指出教师和教师教育者应“不忘初心”,身体力行,使教育“回归本源”,同时“胸怀愿景,服务国家和学生未来发展需要”。
团队展示方面,我院团队分别做了“扎根课堂,赋权教师,解放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基于课例研究的高校与中学教师合作学习与发展模式探究”、“阅读的力量——基于阅读素养,提升普通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两场展示。团队展示期间,理论与实践结合,专家与一线教师轮番上阵。一线案例教师现场演绎自身发展变化,气场十足,声情并茂,感人肺腑。现场座无虚席,掌声雷动。我院团队展示突出高校与一线教师合作,对从实质上推动教师发展、改进实践和提升外语教育质量等方面作出了榜样。
分组发言方面,此次大会聚焦新标准,新形势,共设六大专题,分别是:外语教师核心素质、职前外语教师培养、在职外语教师发展、课程设计与教学法创新、外语教师认知研究、课堂话语与教师发展、信息化教学与教师发展。我院孙迎晖教授做了题为“基于功能语言学语言特征分析的英语阅读教学”的分组发言。我院硕士生桂洲、王蓓也参加了分组发言,分别就“基于英语学科能力的高中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策略个案研究”、“教学改进项目中师生互动向对话式教学的转变”内容展开,探讨自身参加科研项目的心得体会和收获,展示了我院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