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全国日语专业教师专业发展高层论坛
暨骨干教师研修会在我校举行
8月13-15日,首届全国专业日语教师专业发展高层论坛暨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研修会在我校英东学术会堂举行。
本次大会是由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主办,我校外文学院日语教育教学研究所承办,华东师范大学日语教学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协办,得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赞助。来自全国各地的日语系(专业)负责人约40人出席了高层论坛,有约80人参加了骨干教师研修会。
董奇校长出席了大会的开幕仪式,并致辞。他说:在国家追求教育质量的时代,首届全国高校日语教师专业发展高层论坛暨日语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研修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是我们的荣誉也是我们的义务。而今年又是北京师范大学日文学科建立40周年,承办这次大会,是十分有意义的纪念活动。董校长还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的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热忱欢迎日语界的教师和学者前来共同研究。
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主任徐一平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主任吉川竹二先生代表协办方致辞。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员会主任、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修刚教授在讲话中祝贺本次大会的召开,也祝贺北京师范大学日文系建立40周年。
本次高层论坛和骨干教师研修会是同时召开的。上午共同听取大会邀请的主题讲演,下午高层论坛主要就日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如何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展开交流和讨论;骨干教师则通过工作坊的形式,就个人与团队如何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梳理所面临的问题、困难,探寻解决方案。
出席大会开幕式的还有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日语教育分会会长、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曹大峰教授,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的副会长徐冰教授、李爱文教授、许慈惠教授、周异夫教授,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于日平教授,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秘书长施建军教授。前来参加高层论坛的近40位日语系(专业)主任参加了开幕式,并听取了全部的专题讲演。
在开幕式上,还举行了简短的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日语教育分会的成立仪式。分会会长曹大峰教授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成立日语教育分会的目的、过程及组成。北京师范大学日语教育教学研究所成为分会秘书处。日语教育教学研究所所长林洪被选为副会长,研究所副所长冷丽敏被选为秘书长。
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分党委书记、日语教育教学研究所所长林洪主持。他在大会上表示:今年是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日文系成立40周年,我们以承办首届全国高校日语教师专业发展高层论坛暨日语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研修会的方式来纪念,是我们对前40年的回顾与汇报,也是我们对未来的展望和担当!感谢所有在日文系工作过的中国和日本的老师们!感谢所有支持日文系发展与建设的各界人士和校友!感谢日文系的全体老师和同学!
本次大会,请到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朱旭东教授,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王蔷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日语教育教学研究所所长林洪副教授、日本学习院大学金田智子教授,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主任徐一平教授等,分别就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师研修会的举办经验、外语教师知识、日语课堂教学如何更为有效、日语教师如何解决个人在教师发展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日语教师如何申请科研课题等一系列问题做了专题演讲。
参加高层论坛的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的会长、副会长、各高校日语系负责人、参加骨干教师研修的教师共同听取了上述6场演讲。下午,分高层论坛和骨干教师研修两个部分举行。
高层论坛于13日下午和14日下午举行。首先由于日平副主任就新一届教指委的工作思路做了发言,并介绍了由教指委组织的教师研修活动。随后,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的松浦友子专家、《日语学习与研究》总主编李爱文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日语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徐敏民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日语教育教学研究所所长林洪副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李炎编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王俊编辑、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的曹大峰教授先后介绍了各位部门近些年开展的教师研修活动。随后,各校负责人就教师研修的工作如何推进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人员达成了广泛的、一致的意见:教师专业化发展十分必要,围绕这一主题的教师培训需要在学校、地区、各分会的层面推进。要想达到更好的效果,需要领导重视,需要广泛、有效的配合,需要很好的顶层设计及具体实施计划的落实与组织。
林洪在介绍中,汇报了日文系以及日语教育教学研究所10年来举办、合办以及所参加的研讨会及教师研修活动。他指出,北京师范大学日文系及日语教育教学研究所10年来逐步向课堂教学聚焦,成功地举办了多次中小型的教师研修,分别就外语教学理念,教材编写,中外外语教学大纲、标准、框架,外语学习与能力培养,有效教学、重视课堂教学的原因及方法等,率先向国内日语界传递了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并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工作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并获得了同行的认同。林洪还在高层论坛上,代表本次大会的筹备组,汇报了所做全国高校日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受到了与会的中日学者的普遍关注。
骨干教师研修活动,也是于13日和14日两个下午展开的。日文系主任、日语教育教学研究所副所长冷丽敏副教授主持了工作坊的活动。全体参加研修的教师分为三个班,分别就大会专题演讲的内容加以梳理,提出已经理解以及尚未理解的内容。随后三个班加以交流,以获得不同的理解和解释。随后是围绕教师专业发展,思考各自面临的问题,进而寻找出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具有共性的课题。随后围绕小组提出的课题思考解决方案。两个半天的活动之后,各个班组的老师所完成的各种海报展示,贴满了三张白板和护栏。从中可以看出参加研修的老师们,对于工作坊这种研修方式的基本认同以及对问题的初步思考,并已经找出一些准备加以探讨的内容。
大会结束前,大会邀请了参加高层论坛和工作坊的七名教师做了发言,简要介绍了自己参加讨论或活动的主要内容与主要收获。
大会闭幕式上,徐一平会长做了总结。下一届研修会的承办方代表、华东师范大学日语教学研究会主任徐敏民教授致辞。最后,向所有全程参加了工作坊的老师颁发了结业证书。
一些学员在填写大会效果的调查问卷时写到:朱旭东教授的演讲高屋建瓴,让我们第一次感受到自己不能仅仅是“教日语的”,让我们第一次明确了教学工作最重要的是“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如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什么?”,要从引领学生开展学术实践的角度出发。文秋芳教授的演讲,让我们知道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研修有什么样的方式,为什么会开展这样的研修,研修需要做好什么准备和付出。王蔷教授的演讲,让我们知道了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外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教师知识”,更有有效的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方法是“实践-反思模式/实践探究模式”。听了林洪副教授的讲演,弄清了很多一直困扰自己日常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所在,明确了不论是备课还是课堂教学的组织,都要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出发,都要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出发,从而进一步理解了朱旭东教授所说的“学术实践”应该如何在日语课堂中实施,也进一步理解了王蔷教授所介绍的“教学要针对特定的教师和他们所教授的特定的学生,对在特殊社会文化环境中追求特定目标的教师和学生保持高度的敏感。”的含义。从金田智子教授的讲演中,我们进一步理解了林洪副教授在讲演中所指出的课堂教学的种种无效现象,是教师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是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与团队的配合得到改善的。老师们说,这次的演讲来自不同的学科,从宏观到微观,内容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使我们能更加立体地去反思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徐一平教授的演讲,让我们明确了应该如何申报科研课题,如何提高“命中率”,特别是看到获得“青年项目”的老师越来越多,也增加了申请项目的信心。工作坊的开展,使我们了解了这种活动的目的、方法,在参加的过程中,能与不同学校及不同专业方向的老师交流,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老师们表示,通过这次大会,或许还有不少疑惑,但是我们了解到了诸多解决问题宏观视角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和方法,这是最重要的收获。
程晓堂院长出席了13日晚上的晚餐会,代表外文学院对来自各地的日语同行表示热烈欢迎。日文系的教师全程参加了本次大会。同时,日文系的20多名研究生和本科生成立了志愿者工作团队,在日文系教师及学院办公室教师的指导下承担了大量的会务及服务工作,得到了与会人员一致好评。这次大会得到了多方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仅以校内为例,京师大厦、英东学术会堂、校办、保卫处、出版社等都给予了周到的、有力的支持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