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北美《周易》讲座
发布时间:2016-04-12     浏览次数:

伴随着盛开的樱花,威廉玛丽孔子学院近日分别与乔治华盛顿大学孔子学院、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合作,在华盛顿地区举行了两场《周易》主题讲座。这标志着2016年度美国孔子学院《周易》系列讲座正式拉开帷幕。

2016年3月30日,华府地区第一场《周易》专题讲座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孔子学院举行,讲座由乔治华盛顿大学美方院长孙陶然主持,威廉玛丽孔子学院刘震老师做中文报告者,威廉玛丽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马磊进行英文讲解。讲座主题为“《周易》命名及其主旨”,刘震从《周易》名字的组成、含义,以及其哲学意境等多个角度对《周易》名字进行了阐述,着重介绍了如何通过《周易》典籍的名字去认识《周易》自身的发展历程与其思想内核,在1小时的报告后,来自当地的听众就讲座的内容踊跃提问,特别是《周易》中的“变易”观念受到与会听众的关注,刘震解释“变易”代表了《周易》的主旨方略,也是整个易学的核心,正是从“变易”之中,《周易》逐渐摆脱了传统天道一成不变的机械观念,从而将人的自觉性与自主性得以解放。

2016年4月2日,华府地区第二场《周易》专题讲座在马里兰大学举行,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当地华人社团,满足其学习祖国文化的诉求,此次讲座由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联合华府地区多所中文学校共同举办。讲座主题是《周易》与中国文化思维模式,在大约90分钟的讲述之中,威廉玛丽大学孔子学院刘震从《周易》释名、《周易》成书、《周易》主题与《周易》对传统子学的影响四个方面给在场听众进行了较为详实的讲解,引导大家对于《周易》的思想与社会影响有了一次新的认识,在随后的提问环节之中,在场华人华侨不仅对于讲座本身表述了自己的认识与疑问,更是对于中华文化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颇为期许,刘震老师表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之中形成了以“天人合一”理念为主体的独特思维模式,这一模式在当今社会之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正确认识人类文明都有着积极意义,他也希望可以通过讲座这一形式,使得更多的人能够认识中华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此次《周易》系列讲座是孔子学院总部推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次全新尝试,国家汉办委派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韩慧英老师与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刘震老师加盟威廉玛丽大学易经研究基地,面向在美国开设的100余所孔子学院提供易学方向的专题讲座,从而帮助美国民众正确地理解与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从不同角度清晰地展现神秘的中国古代筮法与哲学思想之间的关系。讲座由威廉玛丽大学孔子学院与各地孔子学院合作举办。除了已经完成的两场讲座之外,目前已经计划在波士顿、纽约、旧金山、诺福克、罗利等美国不同地区举行多场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