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9月3日,威廉玛丽大学孔子学院在威廉斯堡市图书馆成功举办中国武术主题讲座。威玛孔院志愿者冯梦楠生于河南焦作,自高中开始习武,所习拳种为阴阳八卦拳。本次讲座,她便将家乡的这一传统套路推介到了威廉斯堡,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武术的基本概况并进行了现场表演。提问环节和大家积极互动,探讨的主题也由中华武术发散到了中国文化,让当地民众对二者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讲座伊始,志愿者冯梦楠为大家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武术的基本概况,包括武术的起源、武艺的评判标准、武术的七大门派及十八种器械等。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展现了中国武术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随后,志愿者冯梦楠介绍了中国武术的精神内核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她着重讲解了“阴阳”这个武术文化中的核心概念,并且播放了两个短片--分别从中外两个视角解读阴阳之道。她认为中华武术不光是一种训练或技艺,还是一种寻找平衡点的艺术,平衡也正是传统阴阳观的本质体现。各门各派的套路各有千秋,不一而足,却有共同的标准--万般变化稳中求。世间万物瞬息万变,如何在万变中寻找不变、保持内心平和、心湖不起波--这便是对中庸之道的找寻。接着,志愿者冯梦楠亲身示范并带领大家进行站桩训练,旨在让练习者通过意念的力量寻找自身的“气”并且找到身体的最佳平衡点。站桩,作为中国武术的一种基本功训练,看似简单,但要掌握其中的精髓并非易事。当地的居民积极参与,在操练中感受到了中国武术的精、气、神。
而后,一组阴阳八卦拳和八卦单刀的展示,将现场的气氛引至高潮。阴阳八卦拳,又称“阴阳八卦捶”,主要器械有单刀、双刀、春秋大刀、枪、剑、棍、三节棍、双钩、牌等。多年来,阴阳八卦拳一直在武术界独树一帜,其借天地阴阳变化之理,又据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五行之道,并结合中医健身养生术为一体,广纳百家之长。其套路结构严谨、功架合理、动作舒展大方、步伐灵活、动静有致、刚柔兼备、发力刚劲、攻防意识鲜明而著称。进退闪展、上下协调都讲求一气呵成,全套动作演练起来给人的感觉是:剽悍、利落,是一套既有理论依据,又有丰富演练内容的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拳种。展示过程中,志愿者冯梦楠出拳利落,刚劲有力,单刀在手,式式分明。全套刀路一气浑成,落刀收势,掌声雷动。
最后的提问环节,志愿者冯梦楠与各位听众互动热烈,交流也由浅入深。大家各抒己见,一同讨论了单刀的设计理念及实用价值、太极的风格到底是阴柔还是刚强、中国武术与杂技间的相似和关联、如何寻找并使用“气”、何为武术中所强调的平衡的实质等话题,氛围热烈且自由。
讲座结束后,最后一位离开的听众和志愿者进行了一场有趣的对话。这位听众是一位业余作家,他对中国的杂技和武术都很感兴趣,并认为二者之间有相似相通之处。长久以来,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无论中国武术抑或杂技,平衡都是训练的重中之重。技艺精湛的杂技演员能在高空走绳,双手转盘;功底深厚的习武之人能在搏斗中化力借力,以柔克刚,始终处于不败之地。他一直不明白如何找寻这种平衡。志愿者冯梦楠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她说道:武术和杂技,都是要求极高的身体训练,长时间的苦功夫是必不可少的。有了坚实的体能和柔韧基础,才能在刚劲和柔顺之间游刃有余,才能懂得如何收放。而平衡的诀窍也在于收放自如之间的“引敌发,不损己”。武术中的招式切忌用满力,一旦力满了,便没有了后撤和回转的余地。正如绷紧了的弦,不得不发。如何衡量和找寻空和满之间的黄金分割点,是一种艺术。而寻找平衡点的艺术不光是武术中的命门,也是贯穿人生始终的终极命题,亦是一场持续终生的与内心欲望和波澜之间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