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11月23日下午15:00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第五会议厅召了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改革试点项目”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主办,旨在加强博士研究生创新精神及研究能力培育。会议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外语教学研究重镇的十位资深博士生导师,和外文学院全体博士生导师交流了博士生培养的经验。
会议首先由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王克非教授作了“因人制宜,重在选题”的报告。王教授结合当年许国璋先生对他本人的培养经历和他自己培养博士生的经验,谈了博士生培养的一些感想,建议博士生导师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和专长因人而异地帮助学生选适合自己题目,做到指导和引导“双导”。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专业的张建华教授培养的十一个博士中有四位获得优秀博士论文,其中包括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张教授根据自己的经验作了题为“全国优博论文的培育”的报告,提出选题不要一味求新,盲目追逐前沿,要注重经典性和典型性,要在学术传统中创新。张教授指导的一位博士生的学位论文“20世纪30年代俄国文学中的表现主义倾向”因首次明确提出了俄国文学中的表现主义而获得优秀博士论文;还有一位学生准备写契科夫小说中的女人形象,张教授觉得题目比较陈旧,帮她修改为“契科夫小说中女性的离心和向心倾向”,稍一点拨即化腐朽为神奇。张教授还进一步指出博士论文写作要小题大做,小题新做,小题深做的方针,培养博士生的大视野,大立意和大品格。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处处长,博士生导师陶家俊教授肯定了本次会议的高规格,指出参加会议的高校虽然都来自北京地区,但与会的专家也都是全国的知名教授,已经代表了全国外语教学和研究的最高水平,并表示今后要多开展这样的活动,加强交流,提高学术水平。
最后,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程晓堂教授向各位专家表示感谢,要求北师大师生认真学习领会,作进一步的研讨。程教授还向各位专家提出建立北京地区外文专业博导交流会的倡议,以进一步加强北京地区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