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0年10月16—18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的第九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ELT2020)在线上成功举行。来自中国、英国、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瑞士、德国、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总编辑常小玲女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苗兴伟教授主持。

      周作宇副校长在致辞中首先对参会人员共克时艰,在线相聚的精神表达了肯定,而后回顾了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的历任会长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周作宇副校长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北师大外文学院的发展历史和杰出成就,并通过诗人郑敏先生和钱瑗教授的故事,回顾了北师大外文学科在英语教育领域的成就和贡献。周作宇副校长引用了郑敏先生的作品《金黄的稻束》来唤起大家对抗新冠疫情的勇气与斗志,鼓励大家加强全面协作,加强英语教学方面的全面交流,并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孙有中会长在致辞中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致以诚挚欢迎。孙会长表示,虽然受到疫情影响,大家不能在线下见面,但在线会议能够使更多人便捷地参加会议。他介绍了大会特别邀请的各位主旨发言人及其发言主题,回顾了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的发展历程,并对学会近年来学术活动情况及本次会议安排进行了详细说明。孙会长对各位专家学者对学会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对学会针对中国英语教育中的真问题不断探索创新提出了殷切期望。


      常小玲副总编辑在致辞中对大会所有参与人员的付出与努力表示诚挚感谢。常副总编以“共迎挑战”为题,讲述了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为我国英语教育发展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了本次大会为迎应新时代英语教育新发展与新问题所作的特别努力,也介绍了外研社在40年发展中为推动我国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所作的不懈探索。目前,外研社已建立了集教学测评研于一体、线下与线上融合、国内与国外对接的新型教育生态。


      本届国际研讨会是“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首次以线上形式举行。会议研讨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共设主旨发言6场、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东亚论坛1场、产出导向法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专题论坛1场、专题研讨15场、分组论文宣读16场及多模态发言5场。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英语教学:洞察与前瞻”展开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本届研讨会邀请了6位知名学者作了主旨发言。奥克兰大学Jack C. Richards教授的发言题目为“What Does It Take to Be an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他围绕情绪这一要素对于语言教学的影响,提出了“教师与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有哪些情绪产生?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会激起这些情绪?这些情绪是如何影响教与学的进程的?”这三个问题,并从教师和语言学习者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强调了情绪在英语教学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本场主旨发言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主持。


      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的主旨发言题目为“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外语教材设计”。孙教授从“什么是课程思政?”“外语课程思政的目标与原则”“外语教材思政设计的理念与方法”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在外语教材思政设计方面,孙教授以《新未来大学英语》《大学思辨英语教程》两套教材为例,提出有机融入、跨文化比较、深度学习等教材育人的有效路径,深入阐述了如何将外语教材建设与课程思政相结合,落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精神,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与交流。本场主旨发言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查明建教授主持。


      苏黎世大学Daniel Perrin教授发言题目为“Beyond English and Englishes: Investigating Translingual Quoting in a World of Mediatized Communities”。Daniel Perrin教授结合民族志、扎根理论、跨学科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展示在日益媒体化世界中的跨语言引用示例,为大家介绍了跨学科研究对应用语言学研究带来的价值和启示。虽然跨语言引用在跨越社区界限的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复杂性,但它对真实生活中的语用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本场主旨发言由四川大学石坚教授主持。


      广西大学罗选民教授的发言题目为“Experiential Cognition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罗教授从体验认知的角度对英汉翻译教学提出了新的理解。他首先列举出了翻译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后详述了“体验认知”的概念,并通过生动的案例提醒大家,我们不应该成为理论框架的“奴隶”,而要结合认知、经验、感知等方面开展翻译教学。本场主旨发言由山东大学王俊菊教授主持。


      批判性思维基金会主席Linda Elder博士以“Advancing Critical Thinking Throughout Education and Across the Professions”为题,简要介绍了批判性思维教育的四大基础性问题——所有学科都应教授的推理过程的思维要素;批判性思维者推理中常用的智识标准;教师应该着重培养的智识品质;以自我为中心和以群体为中心的思维模式的问题。本场主旨发言由大连外国语大学常俊跃教授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程晓堂教授以“真实英语教学的意义与实施途径”为题,阐述了“为什么要进行真实英语教学”“什么是真实英语教学”“如何进行真实英语教学”三大问题,并结合实例详细论述了真实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程教授特别指出,真实英语教学包括使用真实的学习材料,使用真实的课堂话语,并在相对真实的语境中完成真实的学习任务等。


      本届研讨会还组织了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东亚论坛(AILA East-Asia Forum)和产出导向法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专题论坛,论坛分别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金利民教授和文秋芳教授主持。

      15场主题鲜明的专题研讨先后展开,分别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张欣教授、南开大学张文忠教授、外研社常小玲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常辉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罗良功教授、山东大学王俊菊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苗兴伟教授、电子科技大学胡杰辉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江进林教授、南京大学陈新仁教授、国际关系学院边永卫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罗少茜教授,澳门大学袁睿博士、北京师范大学陈则航教授、西南交通大学李成坚教授担任主持。参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全人教育理念与英语专业发展”“赋权增能型活动与英语学习体验”“金课建设中的教师发展”“课程思政与外语教材建设”“校本考试与英语教学”“文学教育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国标》与‘双一流’背景下的语言学课程教学”“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PLC建设与探索”“EFL Teacher Education and Teacher Identity” “Pragmatic Competence and Second Language Academic Writing” “Identity and Language Learning” “Personalized Learning Based on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EMI Teacher Development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rends, Practices and Directions”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East Asia —Cases from China, Japan & Korea”,以及“《国标》与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就外语教学实践探索与新的研究发现分享并交流意见,引发了许多关于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学术思考。

      16场分组会议和5场多模态发言就英语教学、教师发展、教学评估、教学改革等教师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发言人和专家、同行们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国标》的学习贯彻”“教师反思”“信息化能力”等一系列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和交流。英语教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会的专家们分别主持了分组发言和多模态发言的研讨,专家们也对很多青年教师的教学与研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10月18日下午,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线上落下帷幕。闭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陈则航教授主持,院长苗兴伟教授发表了闭幕致辞。苗兴伟教授首先对所有与会者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祝贺本次大会圆满成功。苗兴伟教授借用本次大会主题关键词进行总结:第一个关键词是insight,这三天的讨论与交流真正将深刻的见解带给了外语教学领域;第二个关键词是foresight,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也是指引我们走向光明未来的重要节点。苗兴伟教授总结了本次大会的众多亮点,并再次对所有与会者和工作人员表达了感谢,希望将来与大家共同相聚北京师范大学,对英语教育的前沿问题开展进一步的研讨。


      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每三年举办一届,为国内英语教学英语规格最高的国际研讨会。本届研讨会围绕“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英语教学”展开研讨,探讨了后疫情时代和世界百年变局下英语教学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鉴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今后的英语教学研究和实践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