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翻译中心举办“严复与德莱顿译论之比较”讲座


导言

      2020年11月25日14:00-16:00,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朱源老师应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王广州老师之邀于后主楼1020会议室做了题为“严复与德莱顿译论之比较”的讲座。



     严复

      近代中国第一个系统介绍西方文化的启蒙思想家,十九世纪末传播西方政治学说的理论家,传播西学的著名翻译家。

      具体理论:翻译标准三原则(“信、达、雅”)

      1.早期(1896-1902)偏重意译,略亏于信。通过序言和大量的按语来阐发自己的见解,并结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把原书的理论改造成中国人可以用来反封建、反侵略的进步学说。

      2.中期(1902-1909)多采取直译,郭延礼称其译作“古雅典丽,铿锵有声,很显示出译者高深的古文功力”。中期的译品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对拟议著作细心研究,在译述时旁征博引,对原著多所阐释。

      3.晚期(1914-1921)译作“更为随便”,为抵制当时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陈词滥调,意在向国人证明学习“西学”不能只看到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的“船坚炮利”,而在于学习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方法和民主政治制度。


     德莱顿 (John Dryden, 1631-1700)

      17世纪英国著名戏剧家、诗人、文学批评家、翻译家。

      具体理论:翻译方法三原则

      1.直译 (metaphrase):“词对词”、“行对行”地将原作者的语言转成另一种语言(the process of converting an author word for word, line by line, from one tongue into another.)。

      2.仿作 (imitation):以一定的“宽限度”翻译,不拘泥于原作者的用词,但不悖其意,只能“增强”其意 (The translator assumes the liberty, not only to vary from the words and sense, but to for sake them both as he sees occasion; and taking only some general hints from the original, to run division on the ground work, as he pleases.)。

      3.意译 (paraphrase):并非全译,可变更或舍弃原作的“词”与“意”,只是取其大意,可任意“铺陈”开去 (The author is kept in view by the translator, so as never to be lost ,but his words are not so strictly followed as his sense; and that too is admitted to be amplified, but not altered.)。


      讲座伊始,朱教授提出问题——严复与德莱顿处于不同时代,为什么能够放一起比较?随后做出解释:首先,二者同为翻译家、翻译评论家,对翻译作品与翻译活动均有所论述;第二,严复提出翻译标准三原则,德莱顿提出翻译方法三原则,两者在数量和内容上有不谋而合之处;同时,二者并非作为翻译家或翻译评论家而出名,严复是著名的思想家,德莱顿则在戏剧领域建树颇丰。基于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将严复与德莱顿两位大家进行比较,也势必会有所收获。

      朱教授将讲座分为四部分,各部分分别有所结论。


(第一部分)严复与德莱顿的翻译思想在翻译理论史中的争议

      首先,朱源教授从严复及德莱顿受到的争议入手,谈到了广大学者对严复及德莱顿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家身份的质疑。朱教授指出,严复与德莱顿两人均无翻译专论,译论仅穿插在译作“译例言”或“序”中,二者都不能被称作翻译理论家。但我们可以将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三原则“信、达、雅”看作中国古代译论的综合与终结,将德莱顿看作一位西方古典译论之集大成者与推广者。

      同时,朱教授在此强调:做学问需要先研究、再回答。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精细研读一手资料 (primary resources),即原著;对读MTI的学生来说,撰写翻译报告也是同样的道理,需要精细研读 (check through very carefully),言有所根,不能人云亦云。


(第二部分)德莱顿“翻译方法三原则”与严复“翻译标准三原则”的殊途同归

      朱教授在这一部分具体介绍了两人的翻译思想。德莱顿认为,经典文学翻译任务是传达“美”和“崇高”;原作者的“思想”、“意思”神圣不可侵犯。 严复翻译思想的高度是“信、达、雅”,“信”是中心,“达”“雅”皆为“信”服务。

      此部分的结论是:德莱顿的“翻译方法三原则”强调翻译的过程与方法,达到最终预期的效果。严复的“翻译标准三原则”注重翻译结果,通过最终的标准与结果,反过来衡量与要求翻译过程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两者对翻译的总体目标是共同的,即译文从“型”、“意”、“神”三个方面尽量靠近原文,如有冲突则按照翻译的功用取舍。



(第三部分)严复论翻译的社会功用与德莱顿论翻译的美学功用中的异同之由

      严复翻译目的是启迪民智与改良社会现状,强调“自强保种”;德莱顿翻译目的则强调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愉悦与美的享受。

      朱教授认为,严复与德莱顿由于其各自的立命之本不同(前者主要是思想家,后者主要是诗人),所翻译的内容与题材不同(前者主要翻译人文社科类文章,后者主要翻译诗歌),因而他们各自对翻译的功用与文体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但其对各自民族的社会与文化的远见,对时政的关注,对翻译的追求上,具有相通之处。


(第四部分)德莱顿与严复对译者素养的要求:语言与学识并驾齐驱

      德莱顿认为一个译者需要掌握原作语言与母语,同时具有诗艺天赋。“要做精湛的译者,他必须是精湛的诗人 (a through poet)”。严复则要求译者具备相当的学识。

      朱教授提出,译者应具备诗人或小说家的素养和潜质,对所译文本“心领神会”,或者是熟悉和透彻了解所译内容所属学科之人,而不一定是诗人或小说家。

      讲座的最后,朱教授总结了严复与德莱顿所做出的贡献,同时指出了现代翻译学者所面临的任务与挑战。严复与德莱顿皆为中英各自古代与传统翻译评论集大成者,现代译论的开拓者,但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翻译理论家。但两人在翻译标准与方法、翻译功能、译者的资质等诸多方面为现当代中外译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现代翻译学者们需要继续深化对翻译本质的哲学思考,拓展对翻译理论的系统研究,建立翻译研究的学科意识。

      整场讲座结束后,朱老师热心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高度赞扬了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MTI学生的积极性,期待大家在未来的学习、研究生涯中有所突破,有所成就。



嘉宾介绍


朱源

      苏州大学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MTI教育中心主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典籍英译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李渔研究会特聘研究员,《孔学堂》英文译审,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典籍英译,翻译与比较文学。所授主要课程:汉语典籍英译,中西翻译史,中西翻译理论、口译实践等。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编著30余部,译著10余部。曾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